绿地控股:降本增效,保卫“现金流”
原标题:鉴报|:降本增效,现金流保卫“现金流”
对于绿地控股董事长、绿地总裁张玉良来说,控股今年的降本总体目标是“稳发展、控成本、增效降负债”。保卫
抓回款、现金流降成本、绿地保交付、控股守住现金流的降本安全底线,这是增效绿地控股在今年上半年的关键词。
对于绿地控股董事长、保卫总裁张玉良来说,现金流今年的绿地总体目标是“稳发展、控成本、控股降负债”。对于绿地控股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张玉良点评称:“公司守住了现金流的安全底线,取得了降本增效的较好成效,保持了总体业绩的较大体量,推进了一系列重点工作”。
另辟蹊径去库存,上半年实现销售额681亿元
今年上半年,在房地产销售不佳的行业背景下,绿地控股针对自身的特点展开了清库存行动,包括推进住宅散售、大宗物业销售、梳理存量物业并清盘等措施。在传统住宅物业销售不佳的情况下,绿地控股有针对性地瞄准海内外大宗物业,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去化措施颇显成效。
据绿地控股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实现销售金额681亿元,销售面积651万平方米。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大宗物业销售金额达199亿元,占比29%,海外大宗物业销售金额39亿元。
同时,绿地控股重点梳理了一批重大项目,保证了建设节点的如期完成,包括济南428超高层项目、上海董家渡项目、兰州会展中心、西安498超高层项目等。
作为国企,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大力推进“保交楼”举措,累计完成逾100个项目交付总面积934万平方米,共计约9万套物业,完成计划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疫情后,绿地控股紧抓复工复产,仅6月份交付52个项目,交付面积约470万平方米,遍及全国多个城市。
营收规模超2000亿元,推进降本增效
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045.5亿元,其中,房地产业结转收入755亿元,基建产业营业收入1090亿元,能源、汽车等综合产业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
在盈利方面,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实现利润总额9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5%;房地产业毛利率22%,基本保持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在外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绿地控股从内部入手,积极推进降本增效,着力提升质量和效益。其中一项指标是,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的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主要成本指标下降幅度近30%;整体平均融资成本5.48%,保持低位;房地产及基建两大主要产业的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房地产主业外,在基建业务方面,绿地控股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0亿元,新签合同2460亿元,成功中标合同额49亿元的阳新高速、40亿元的长垣至修武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
在金融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实现利润总额7.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绿地集团的战略性金融投资平台“绿地数科”计划赴港上市,目前也正在推进中。
压降负债超千亿,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采取主动债务管理,先后兑付多笔公开市场美元债,进一步压降有息负债178亿元,目前负债中有息负债占比降至约18%。
据悉,自“三道红线”监管政策出台以来,绿地控股已累计压降负债1654亿元,有息负债余额已降至2228亿元。
同时,绿地控股也打响了现金流保卫战,狠抓现金回笼。绿地控股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通过抓按揭回笼、抓销售回款、抓逾期应收款清收等措施,累计回款金额777亿元,回款率114%。根据财报,截至6月30日,绿地控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31亿元,进一步垒实了财务安全的边界。
展望下半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张玉良表示:“下半年,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宏观经济进一步复苏回暖。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的一批相对宽松政策先后推出,部分地区前期压抑的住房需求集中释放,带动市场回升向好。同时,各地密集推出了规模庞大的基建投资计划,有望促进基建行业新一轮发展。”
对于公司的发展方向,张玉良表示,下半年,绿地将坚定不移围绕“稳发展、控成本、降负债”总体目标,在房地产业方面,将全力推进销售去化,全面推进交付攻坚,努力提升资产价值,持续深化降本增效;在基建产业方面,将把握行业机遇,稳生产、调结构、控成本、强平台、防风险;在金融产业方面,加快推进重大资本化项目落地,提升业绩贡献;此外,能源、汽车、商贸、酒店旅游等其他综合产业,也将积极拓展业务,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新京报记者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