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生机网一线生机网

今夏整个北半球为何这么热?

环球同此凉热,今夏高温并不仅仅在国内肆虐,北半而是何热在整个北半球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氛围”。

一向清凉的今夏英国,在7月15日发布有史以来第一个异常高温红色预警。北半4天后,何热当地时间7月19日,今夏英国最高气温史上首次突破40℃。北半当天伦敦发生多起火灾,何热消防部门宣布发生“重大事件”。今夏此前,北半英国有官方记载以来的何热最高气温为38.7℃,是今夏2019年7月25日在剑桥大学植物园测到的。

在欧洲南部,北半高温热浪引发肆虐的何热野火,法国及西班牙政府7月17日出动超过千名消防人员,努力控制火势蔓延。希腊消防部门也指出,当地24小时内发生了71起野火。法国总统马克龙说,今年以来被烧毁的林地面积是2020年的3倍,“我们正经历一个异常艰难的夏季”。

日本高温影响同样严重。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8月11日14时30分,日本群马县伊势崎市观测到40.5℃高温,为今年以来日本全国最高。此外,东京都八王子市也观测到39.3℃高温。仅8月1日至10日,东京都内就有5名70岁至80岁的老人因中暑死亡。

就连寒冷的北极圈,也逃不开高温影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勒内·玛什近日穿着短袖出现在有关格陵兰岛的新闻中。她在视频中表示,格陵兰岛气温接近60华氏度(约15.5℃),像这样温暖的天气足以穿短袖。勒内·玛什称,受温度上升影响,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

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为1979年以来最高。北半球西欧、南欧、西亚、中亚、东亚、美国、非洲等地相继出现持续高温事件,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等地出现超40℃高温;到了7月,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32.5℃。

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在7月19日指出,极端高温天气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外,还将对农业活动产生进一步负面影响,加剧当前因俄乌冲突引起的严重农作物减产。

8月11日,希腊萨索斯一处山火爆发。

三大原因导致天气“高烧”不退

热浪频发,“高烧”不退,原因何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认为,北半球的极端高温成因有三个层次:大气环流异常造就了高温的基础条件;“拉尼娜”事件推波助澜,让高温“更上一层楼”;全球气候变暖则进一步放大了高温影响。

所谓大气环流异常,就是大气在不同季节进程、地域空间运行的环流形势与常年气候平均态的偏离程度。如果这个偏离程度超过阈值(如1倍或2倍标准差),就可以认为出现大气环流异常。举例来说,原本平直的东西向环流,转变为波折的南北向环流,就可认为大气环流出现了异常。

今年夏天,北半球大气环流系统就出现了异常,呈现出一致性的暖性高压环流系统控制状态。暖性高压是高温的重要源头,在高压系统影响下,热空气滞留在近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导致当地持续升温。而今夏的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

与此同时,跨越3年的“拉尼娜”气候事件对大气环流异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拉尼娜”即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这会导致热带纬圈环流加强,引发纬圈次级环流的齿轮效应。今春以来,“拉尼娜”事件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持续加强,其间,印度洋的海温也比较异常,两者一同推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

更不能忽视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无所不在的影响。在这场遍及北半球的高温过程中,它起到了增暖放大与调制的作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过去50年一遇的高温热浪会变为10年一遇,更为频繁、更加强烈。

全球变暖影响从幕后走到台前

极端高温事件是最容易与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的天气现象,但却远不是全球变暖唯一的影响。如今,全球变暖已从“幕后”走向“台前”。人们充分认识到,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一大主因,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正在推动温度上升,使天气变得更加极端。

除了高温热浪,全球变暖还会带来更多的强降雨、洪水。数据显示,全球气温每上升1℃,大气水汽会增加约7%,使得极端降水概率增加。气温上升还会导致冰川融化、陆地干旱、荒漠化,加快水分蒸发与水土流失,最终形成更多的极端天气。

当前,全球变暖的影响正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北极海冰不断减少、格陵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北美洲北方针叶林开始出现大量的火灾和虫灾、北半球俄罗斯永久冻土开始解封、大西洋经向翻转海流速度开始变缓、亚马逊热带雨林降水减少频繁性干旱、澳大利亚暖水珊瑚开始大面积死亡、西南极冰盖融化速度加快、东南极威尔克斯地冰盖加速融化……面对这些现象,人们不能漠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强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出的“全人类的红色警报”,和世界气象组织警示的人类需要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面对更加严峻的气候挑战,人们需要充分意识到潜在危机,采取切实行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寻找突破,是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赞(5766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一线生机网 » 今夏整个北半球为何这么热?